在印尼,仅拥有6万多人口的吉阿吉阿族于上个月正式采用韩文标记仅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曾处于消失危机的吉阿吉阿语。如今吉阿吉阿语得以在小学正式授教,脱离从地球上消失的危机的同时,也开启了保护并复兴少数民族语言的新一页。
由于巴务巴务市政府同意让吉阿吉阿族采用韩文为吉阿吉阿语的文字,使该语言得以保存。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印尼政府相对开明,不但没有同化少数民族的语言,反而能如此包容外文,并给与该国少数民族学习母语权利尊重和肯定。
从1966年至1998年,印尼曾以印尼语及其他政策试图同化各族。当时印尼华裔因为无法学习母语而导致文化断层。在当时印尼华社学习母语是触犯该国法律的。然而,在苏哈多总统下台,经历了改朝换代后,如今印尼对于语言政策相对宽松。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人人都有权以母语受教育。要知道,学习母语、没有以国语为第一语言并不会剥夺国语的地位。在印尼,虽然印尼语是官方语言,但仅有7%人口以印尼语作为第一语言。该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得到保护,并与国语共存。
反观自我国独立以来,政府多番试图用国语教学取代少数民族的母语,将国民学校打造为团结各族的唯一学校。这种论调常引起华社的不安,担心同化政策的来临,会导致有如印尼当年及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目前频临母语灭绝、文化流失的危机。
事实上,很多卡达山杜顺族新生代已无法掌握本身母语。自独立,该语长期被政府孤立。近年虽有改善,该语已纳入沙巴小学的选修课之一,并于今年首次列为初中会考选修课,然而并非所有沙巴中学都开办该语言班,高中生也无法学习该语言。
另外,根据原住民事务署,大马半岛有18个原住民部落。目前仅塞迈(Semai)语被列为小学选修课,其他原住民的语言都面临消失危机,急需系统化地被挽救。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该事务署照顾原住民利益的七大目标并不包括保存土著的母语。
相对的,教育理想国芬兰非常重视各族母语教育,于1999年透过修改宪法设立了特殊语言法案保障少数语言。'扩张语种人口'是芬兰的策略,该国也特别为外来移民设立以母语为主的双语教育系统。该国充分意识到母语这基本权益应被重视。
让各族学习本身母语并不该基于该语言是否有实用价值,而是基于人权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在这方面是相对落后的,因此教育部还有待努力改进。若我国少数民族没有本身的文字,不妨让他们引进拉丁文或韩文推广之,而非由国语取代母语同化之。
若政府要体现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在教育政策上,希望政府能诚恳地重视各族学习母语的权利。至少,教育部该尽快编写教材,将各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语言一个都不能少地纳入正统的中小学教育体系,确保他们的母语得以保存,不让它有消失。
(刊登于2009年8月27日《南洋商报》)
爱的宿命
7 年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